很多爸爸妈妈一定对儿时体育课被其他科目占用的经历印象深刻,但有了自己的孩子后,是不是也曾经萌生过这样的念头:
孩子学习时间宝贵,还是不要运动了吧.....
也许你不知道,其实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帮助孩子学习进步的“良药”!
01
“零时体育计划”带来的改变
上世纪90年代,一所中学开始实施“零时体育计划“,即在没正式上课之前,让学生早七点到校,跑步、做运动,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%,才开始上课。
一开始时家长都反对,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,再去操场跑几圈,岂不一进教室就打瞌睡?
但实际操作后他们发现情况正好相反,跑步后,学生反而更清醒,上课的气氛好了,孩子的记忆力、专注力都增强了。
原来,人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、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,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。
多巴胺是种正向的情绪物质,人要快乐,大脑中一定要有多巴胺。
运动完的人心情都愉快,打完球的孩子精神亢奋,脾气都很好;而血清素则跟人的情绪和记忆有直接关系。
血清素增加,记忆力变好,学习的效果也更好了。
02
运动是坏情绪的宣泄渠道
孩子的攻击性需要透过教育来引导和升华,使之转为正面行为。
除了良善行为的认同学习外,多运动也是很好的宣泄管道,它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,使孩子拥有正向的情绪。
很多父母觉得很奇怪,自己的孩子从小捧在手心长大,不曾被打,也不曾看过别人被打,为什么进了幼儿园后反而会动手打人?孩子的暴力动作是从哪里来的?
模仿是最原始的学习,既然没有模仿对象,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出现呢?
其实,它是从人类祖先——动物身上传递的。
作为动物,其生存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递基因,而在资源匮乏的大自然里,攻击性是我们的祖先确保基因传递的重要本能。
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人超越动物的本性,我们可以将人类的攻击性转变为公平竞争的运动,使之在合理的条件下发泄和纾解。
古希腊人早在两千年前就看到体育的重要性,他们的孩子16岁以前最注重的便是体育。
有了强健的身体,知识才有意义;失去健康,再多的知识都无用武之地。
03
运动能治疗“多动症”和抑郁症
运动对注意力缺失和多动症患者来说也是一种“良药”。
许多第一线的治疗师都发现,武术、体操等需要大量注意力的运动对过动症的孩子非常有帮助。
因为这些运动需要全神贯注,而且武术、体操比枯燥的跑步机有趣得多,孩子更愿意坚持。
其实很多被大人认为是“调皮”的孩子,只要拥有一个运动空间和时间,将精力正当消耗掉,他们就不再捣蛋了。
从进化角度来看,其实在远古时代,人人都是“多动症”,因为如果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,人类早就被其他动物吃掉了。
因此,那些容易分心、冲动、冒险性强的孩子,只是缺乏一个良好途径将精力汇集起来,作为“猎人”,他们却要在“农夫”的社会里生活,其实是很辛苦的。
作为父母更要意识到孩子的行为并不是“异类”的表现,要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注意力缺失的问题,帮助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像“猎人”一样快乐驰骋,释放天性。